找到相关内容38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樂山大佛為何取倚坐姿勢

    我們通常見到的佛像,大都是立姿或結跏趺坐的姿態。而通高七十一米的樂山大佛,依崖而鑿,露頂開龕,垂足倚坐,不但高大雄偉,而且莊重沈穩。當初海通禪師為何沒有採用佛像中常見的立姿或結跏趺坐姿勢,卻要設計成這樣的垂足倚坐姿勢呢? 首先,是地理位置因素。青衣江、大渡河、岷江相彙於樂山城郊淩雲山前,每當夏季洪水泛濫,舟毀人亡。海通鑿佛的目的,就是為了鎮住「水妖」,所以把鑿佛地點選在三江會合的淩雲山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44443668.html
  • 陸遊的佛教因緣

    山前月,來聽東林寺裏鍾。    遠客豈知今再到,老僧能記昔相逢。    虛窗熟睡誰驚覺,野碓無人夜自舂。          庵中晚思    小庵摩腹獨彷徉,俗事紛紛有底忙。    雲影忽生鵶蔽日,...

    許美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44643670.html
  • 张大千的水月观音像

    宝光寺得宝,妙轮上人又在紫霞山前、藏经楼下的明目堂内大摆仿荤素筵,热情招待送画、捐款的各界人士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3852701.html
  • 彭州佛塔群 历史的见证者

    从窗洞望出去,九陇山脉重峦叠嶂,湔江从山前涌出,整个彭州县城尽收眼底,景色壮观秀美。  点评:镇国寺白塔是钢筋加固的多层砌体,在结构上形成有机整体,具有极强的抗震能力,力学原理在整体建筑中发挥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2153106.html
  • 重修卦山天宁寺碑记

    垃圾荒草,拆除违例构筑。一九八三年七月,前中共山西省委书记霍士廉来游,明示大修必要。此后国家文物局、省文物局各级财政,陆续拨资四十三万元,相继施工六年。除由县外事办公室主持新修山前沥青公路,耗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95669202.html
  • 山东驼山石窟的环境

      山东驼山石窟的环境   驼山自古以来就是名震齐鲁的游览胜地,号称“驼岭千寻”。它位于城西南4公里处,海拔408米,面积5平方公里;林地面积248.9公顷,森林覆盖率89.15%,古树5000余株。它绵延数里,远远望去,顶上双峰对峙,“其象如驼”。据明嘉靖《青州府志》记载“因山形似驼”,故名“驼山”。登山始处,山前石壁上,明正德年间兵部尚书乔宇篆书“驼山”二字,至今赫然在目。山高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90087366.html
  • 灵峰奇秀郁黄梅

      灵峰奇秀郁黄梅   □ 杨天元   黄梅双峰山,因是四祖道信大师说法道场而闻名天下。许多达官显贵、大德高僧、骚人雅士慕名前来谒拜,留下了诸多诗词歌赋和珍贵的墨宝石刻。柳公权挥笔为灵润桥增添灵气,清泉直下的“碧玉流”石刻留芳千古,使这“破额山前碧玉流”的诗韵传遍天下。西岭背上的毗卢塔,记录了天下禅宗出此山。古往今来,墨客骚人礼佛题诗者不乏其人,笔者有幸读到《遗民诗》集,其中有...

    杨天元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3188646.html
  • 峨眉山麓飞来殿

    ,到了清代,又称此庙为大庙。从此,每年的正月初八,善男信女们都要前往大庙烧香化纸、拜神供佛,并在山前的“奈河桥”畔,为死亡的亲人招魂祭祀。现在则融入了新的内容,形成旅游踏春、娱乐休闲和烧香祭祀为一炉的...

    马燕萍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75288689.html
  • 彭州佛塔群 历史见证者

    山前涌出,整个彭州县城尽收眼底,景色壮观秀美。   点评镇国寺白塔是钢筋加固的多层砌体,在结构上形成有机整体,具有极强的抗震能力,力学原理在整体建筑中发挥得淋漓尽致,是典型的中国宋代佛寺建筑在成都地区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053895607.html
  • 神奇秀美佛归寺

    好奇追随,追至城南紫云山前,长人一晃不见踪影,追随者更为好奇,从紫云山寻找,在紫云山平台发现“长人”足印,而不见“长人”,因而认为仙归于此,从此紫云山香火不断,声名远播。自唐代开始,有人在紫云山上修建...

    任自立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7272696516.html